真实,是脚踏实地的远方|2021 HiShorts! 纪录短片入围名单公布

 

今年,HiShorts! 厦门短片周纪录单元总共征集到959部纪录短片作品,于去年翻了一倍。

 

这一年,疫情继续肆虐,让交流举步维艰。然而,纪录片创作者们却用摄像机表达着他们对于生活的好奇,丝毫不减探索世界的初心。

 

今年,我们有史以来在第一次在纪录单元初审选片人中特设CP选片人组合,这是一对由西班牙和美国华人组成的纪录片组合,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穿越五湖四海,拍摄了365个不同地区疫情下的中国人,来HiShorts! 担任初审选片人,更是满足了他们对于中国新生代纪录片导演们的好奇,他们想知道这些导演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点击图片查看2021HiShorts! 初审选片人阵容

 

阳光空气水,吃喝拉撒睡,并不是 HiShorts! 纪录单元的全部。

 

他们不仅关心精彩,也关注平凡;他们的镜头不仅抓取了生活的五花八门,也扒开了人世间的七情六欲。无论是小人物还是大世界,都展现着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

 

而我们,则对这份好奇充满好奇:我们好奇他们为什么会拿起摄像机对准这样的题材;是什么驱动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生活表达;我们好奇他们为什么要纪录这些;他们的现实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鳄鱼的尾巴》的导演将镜头对准自己的长辈,主人公尤梓烨受困于家乡的小镇,从纪录片作业造假的想法开始,逐渐走进了98岁的太姥姥的生活,并开始分析家庭矛盾的根源;

 

《鳄鱼的尾巴》丨导演:黄鸿铭

 

《嘎原》导演许烨将镜头对准了家乡,从日常打扫老房子,打量小村庄的间隙观察大世界,思考自然、生命和成长间的关系。

 

《嘎原》丨导演:许烨

 

《边境》的导演杨波跟随艺术家刘小东,跑到环境复杂且充斥着难民的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一心寻找创作的灵感。这到底是创作者对现实边界的探寻,还是艺术家对自我边界的追索?

 

《吾民》的导演陈玮曦在河南洪灾之后为我们带来了现今难得的“真相还原”,原来救灾的真实场面就是普通的人划着普通的船,到巷子里、车库里、村道里,去救一个人,抱一条狗,搭五只羊;

 

《吾民》截帧丨导演:陈玮曦

 

正在融化的北极冰川,和中国填海造地的南方小城,都是《冰山一觉》导演 Sio San Un 关心的话题。那样的北极与南海,是真实共在同一地球中吗?人类与环境究竟如何共存,噩梦与灾难是否只有一线之隔?

 

《冰山一觉》丨导演:Sio San Un

 

《人间重晚晴》,试图以陪伴式拍摄试图复原出老年社会的公共空间模型,去探讨生命的终极议题。当肉体老去后,人们要面对什么?

 

《丢失的家人》丨导演:董钧、闵韬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事业成功,还是拥有财富?《30 VS 60》《月亮与四百万英镑》,用各自的方式寻找答案。

 

某种程度上,他们的问号,同样是时代的问号。

 
下面,就让我们揭开2021HiShorts!纪录单元入围的神秘面纱,看6位初审评委在100个小时的看片和打分后选出30部入围作品,这里面,有杜甫的“”,有孟子的“”。
 
正如初审选片人章梦奇所说:“虽然看得有点累但是很兴奋,看到了非常成熟的作品,也看到了稚嫩却真诚有潜力的作品,短片创作者不仅年龄层非常丰富,地域性也非常丰富,很新奇!

 

 

在“评分”和“推荐”的双重评价机制下,初审选片人们做出了他们艰难的“评分”;而“推荐”,则是每个评委们抛开各项标准之外,凭“喜好”给出的整体感官体验的选择。

 

在评分体系之外,还有些许遗珠。如评委章梦奇所言:“有些作品虽然不够成熟,但能从作品中看到他们对于创作的热情和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力。”

 

我们希望在入围的30部作品之外,也能有一些虽然稚嫩但具有生命力的创作被鼓励——

 

 

 

冰山一觉》:宏观的生态危机主题,特别难得不是从道德主义为起点。让观影者直接面对冰山融化的及残酷也震撼人心影像。连接到都市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影响。芬兰语配音的诗歌声音触动人。文字和画面都很有力量,触目惊心。创作者对文字和视觉语言具有成熟而感性的把控。

明镜子》:神秘而庄严的选题,记录下了福建河源村最后一次傩舞大会的场景,一个传统文化即将消亡的挣扎时刻。梦境般的拍摄和叙事缓缓呈现一个贫困的村庄面临种种阻碍延续古老文化的艰难。

纳塔河上的太阳花》:记录时间,记录一群藏区孩子的童年和成长。跨越时间的流逝体现导演对人和地方的情感和解读,展现源于藏地猛烈的阳光和坚强的生命。影像美学风格独特和创新,具有寓言故事的表达。

 

 

《欢墟》:民歌的过去和现代穿越,在谈论传统的时候,不再是流逝的惋惜,还有当下的观望。

《水老鸦》:通过一个养鱼鹰老人的失落,看到了社会的变化给他影响,包括家人和外在的政策,他因为失去了自己信仰的东西而死亡。

《吾民》:河南新乡水灾后的救助工作,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民间救助团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人面对灾难的各种心态,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甚于自己的生命,人性本身一窥。

 

 

《人间重晚晴》:相对成熟的纪录片手法,叙事流畅松快。镜头准确敏锐,从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细节深入其精神世界。在把握人文关怀的题材上处理得相对克制。

《边境》:视听优秀,叙事节奏感很好,跟随导演的镜头,观众可以沉浸式地体验到画家刘小东在异国他乡创作的过程,也能感受到画家内心和笔下世界的微妙的关系。

《瓷骨》:真实,动人,人物有血有肉,特别是男主这个角色,随着叙事的推进逐渐立体饱满起来,甚至会让观众对他的印象发生反转。导演很有纪录片意识,善于从细微之处捕捉人物的内心情感,呈现出人的复杂性。

 

 

《从他们身边走过》:摄影机跟随生活轨道的蛛丝马迹,发现并习得观看日常之下的非同寻常。创造性使用素材,在真实影像的搭建中世界被他重新定义,因此而变得多义。是短片创作中我期待看到的作者视角!

《嘎原》:此片是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凝视,在层层回溯记忆的叙述中方言退去成为“家的语言”。返乡的赤子之心,无论是影像、照片或一笔一划,作者建筑出失传已久的乡魂,那么富足,那么甜蜜。

《日落指尖》:这是一部观看时嘴角不由自主上扬,身体瘫软,脚指张开的影片。作者用现实影像素材创作了一部“世界之外”之作,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去形容这样自由创作形态,不可定义也无需定义的创作,它打通了感官的最直觉部分,回到影像最本能的感与观。

 

 

《对摔》:对摔的剪辑很灵动,导演非常尊重被拍摄的少年们。在审片过程中,有时我会觉得镜头是对弱者的一种暴力。这个片子让我觉得很温暖。情感丰沛,层层递进,是我会想再看一遍并且好好琢磨的片子。

《飞鸟》:飞鸟是拍家人怎么面对死亡。家人是较容易触及到的拍摄对象,但很容易留在一些日常的嘘寒问暖。我认为她从情感上有更深的进入和理解到了自己的家人。导演自己也有一个解惑的过程,笼中飞鸟,不愿离去。

《公园旅馆》:题材很能引起共鸣,故事拍得很完整,力量很足,一直领着我的情绪往前走。虽然在制作上有精进的空间,朴素的情感还是可以击中人心。

 

 

 

2021 HiShorts!主竞赛初审已经全部结束,30位评委已经选出了各单元的入围短片。

 

本年度各大单元入围名单将在这周内陆续公布,请大家继续关注HiShorts! 官方微博、微信,更多惊喜纷至沓来, Stay Tuned!

 

我们还将在豆瓣/知乎/QQ音乐等平台进行精选作品线上展映,欢迎各位持续关注 !

 

点击图片回顾动画单元入围片单详情

 

 

 

 

 

 

 
 
 
 
 
HiShorts! 厦门短片周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品牌公信力的短片节展品牌,以“国际化、年轻化、中国美”为特色,在厦门市影视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HiShorts! 成功在厦门思明区、同安区、翔安区落地2届,活动包含竞赛、展映、论坛、市场、成长、社交6大板块,成为每年金鸡之后厦门最具吸引力的全国性青年电影文化活动。
经过4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HiShorts! 探索出一套适合短片竞赛的评审体系:每年征集来自70多个国家、2400部以上短片,内容辐射剧情、纪录、动画、实验、商业、MV六大单元;当代艺术家徐冰出任艺术顾问、韩国导演李沧东、张律、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叶锦添、《方形》导演Ruben Ostlund、导演李少红、张杨、章明、郑大圣、香港作家陈冠中先后担纲终审,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制度得到了业界认可,成为2020豆瓣电影官方唯一合作影展,财新传媒社长胡舒立出席活动现场。
自诞生以来 HiShorts! 始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风气之先:连续两年完成了最大规模的短片线下展映,在厦门放映150部短片,20部左右长片,13场映后交流和12场跨界论坛等,在全国已经连续举办了各类展映活动超过800场,并开创性地将跑步、音乐、读书会等形式引入电影节,2020年更是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的音乐影像放映,并设有政府晚宴、导演酒会、星光红毯、颁奖典礼等丰富的大型活动,策展理念先锋前卫,内容丰富、跨界多元,吸引了国内电影、纪录片、动画、音乐、文学、艺术、学界、媒体等各行业领袖。
下一个10年,HiShorts! 将致力于探索出一条青年影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在不远的将来将HiShorts! 打造成为“有态度,有调性,有追求,有远见”的内容平台,以在影像媒介领域探索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复兴,引领未来青年文化新趋势。
 
- The End -